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知识
右

深圳地铁客流量与广告投放价值分析

2023-08-16

深圳地铁第一条线路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使深圳为中国内地第八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22年10月28日,深圳地铁运营里程为474千米,位于中国内地第6名。

截至2022年10月,深圳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5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6号线支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4号线、20号线。全市地铁运营线路总长474公里,车站308座。

 

随着地铁出行越来越便捷,深圳市民通勤首选是搭乘地铁,深圳地铁从开通时日客流量20多w至2023年7月最高超过900w;线路也从开通当初的1条线到现在的15条线,可谓发展迅速。深圳地铁官方把地铁客流量分为三个梯队,我想这也方便我们广告客户在选择地铁投放时参考。

 

第一梯队线路,5号线日均继续领先,逼近120w,稳居国内线路的第二梯队,随着外围线路的完善,其半环功能愈发重要,或许今年就能实现单日客流超1号线最高值(145.52w)、全年均值排名内地第二两项成就——目前最大的对手应为上海地铁2号线,其二季度日均111.8w,领先近2w。1号线也再次实现日均值破百,其休息日在深港交流逐步恢复之下也有较大进步,7月23日周日突破90w。3号线维持“万年老三”,模型恢复后叠加暑运加持,工作日突破90w。

11号线本月多次突破80w,本月开始同时放在一二梯队,供对照。


第二梯队五条线路方面,11号线在模型恢复后重新拉开和4号线的距离,周末也逐步实现压制,两线各有各的强劲休息日客源支持。4号线逐步上涨至65w上方,最高值突破70w,周末也和普通工作日不相上下,在暑运仍大体坚持均衡型,和1号线类似,深港交流增多对其利好作用较大。7号线、9号线也有所进步,工作日均突破60w,但7号线进步更大,重新实现全周期压制9号线。

 

6号线在休息日表现突出,多次达到48w水准,已经逐步逼近7号线、9号线,并偶有交集,加入第二梯队对照。但10号线休息日表现一般,本月均值也再度输给6号线,和上述线路无交集,暂时不加入对照。


第三梯队的“上半区”目前仍呈现10号线工作日领先,休息日6号线领先的局面,但6号线本月在深圳北枢纽客流加持下,工作日快速逼近10号线,休息日则为大胜,日均拉开了1w以上的差距,全年总量也实现反超。10号线在端午节前越过50w大关,实现“0”到“1”的突破后,再破50w就显得轻松愉快了——本月已有13天破50w大关。“下半区”的12号线和14号线峰值均已突破45w,12号线本月实现日均首破40w!两线在周五周末水准偶有交集,14号线周末坚挺和16号线、惠州方向来往客流应都有一定关系。

第四梯队16号线沿线的大运中心文化体育活动较多,助推本线客流冲上20w大关——说明单日新高虽难以靠暑运日常表现刷新,但若有大型活动带来的单点客流,可以引发单线“质变”。8号线暑期高位运行,最高周末逼近15w,工作日也有过突破10w——其站均客流强度已经不低,年底开通二期后,不排除在其跨年旅游及尝鲜客流共同作用下,助推跨年夜创下单日历史新高(当然,目前预测仍为时尚早)。

最后一个梯队方面,有轨电车客流上升至1.7w上下,形态仍多为周五最高周六最低。20号线展会陆续有来,第三周的电玩节也明显带动了本线客流,带动休息日均值继续超越工作日。6号线支线暑期高位运行,但周日仍为一周最高,类似东莞,说明其不太依靠学生客流,更多的可能是跨市以周为单位的通勤客流。

 

以上是深圳地铁官方对各线路客流量的详细分析,客流量是决定广告投放价值的重要因素,广告主在投放前,可作为价值与效果评估的依据。



下一个: 户外广告还能打吗?

上一个: 口岸广告的特色与投放策略

右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