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有效传播以传播者对于目标受众的了解为前提。对于广告目标受众的研究有必要借助于营销理论中市场细分的原理。在研究广告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等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量,即影响广告受众心理或行为的因素,把整个的广告受众细分为不同的部分。根据广告受众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的投放广告。
对于市场细分的变量,科特勒将其划分为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对于广告受众的细分到现在为止,国内的研究和调查通常情况下是按照人口统计变量来进行的,如国家广告杂志社和IAI国际广告研究所对北京地铁的调查《北京地铁广告效果调查》、李彦的《地铁广告研究》、陈红华的《地铁广告效果的研究》等都是按照年龄、收入、学历和职业等人口统计变量来进行分析的。按照人口统计因素进行细分可以方便的对受众进行划分,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广告受众都可以按此因素进行细分,无法表现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广告媒体的特殊性,对其有更深入的分析。除此之外,也有按照出行时间来分析的,但它的缺点在于,工作日和周末同一时间段有不同的出行目的,而不同的出行目的,也会影响他们对广告的注意、理解和记忆,影响广告效果的实现。不同的受众的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广告受众也会因出行目的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心理状况,这进而会影响到地铁广告的效果。故地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除了利用以上变量之外,对其广告受众按照出行目的进行细分就更显示了它的必要性。
出行目的(Trip Purpose)是指一次出行将要完成的任务,在具体的划分上,会略有不同,有的将其分为:上班(或出勤)、上学、自由(购物、娱乐、观光等)、业务、回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网《上海市地铁站点客流换乘特征分析》上则将其分为通勤(上下班,上下学) 、娱乐购物,业务及其他四种。综合上面的不同分类方法,同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本文中,将出行目的分为:上班和上学、下班和下学、业务、娱乐购物五类。
对于地铁广告受众首先是所受到的时间压力是不同的。受众会因为自身拥有的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相关信息的搜集量及信息加工的方式。在高时间压力条件下,受众会加快对信息采集的速度,对广告自由回忆出的内容也会明显少于低时间压力组。其次是受众对媒介广告的兴趣,它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广告内容的接受程度。有些人希望通过广告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相反有些人不喜欢广告总是出现在自己的视野当中影响自己的思考。同一个受众可能因出行目的不同而接受广告的意愿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一个人上班上学的路上,可能因其目的就是为了工作和学习,心理上更多的是去想工作或是为一天将开始的工作和学习养精蓄锐,而不愿意去花费任何的精力去关注广告;相反,当一个人出行的目的是为了购物娱乐时,他本身就是在搜集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就会积极地去接受提供信息的广告,接受广告的意愿就会增加。在本文按照以上的因素影响的高低,将不同出行目的的广告受众分别定为于不同的区域进行分析。
1.上班和上学者。此出行目的的受众多集中在早6∶00——9∶00之间,时间压力较大,大多行色匆匆,只是想着赶路,即使在赶路不太紧张的情况下,很多人也在想着工作或学习的事情,无心顾及周围的广告,接受广告的意愿较低。但此类广告受众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周一到周五,81%的人每天是有固定路线的。
2.下班和下学者。此出行目的的受众在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后,对于家都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但同时也意识到该是放松的时候了,也会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地铁广告,他们是高时间压力同时也是高兴趣的。和出行目的为上班和上学的人一样,下班和下学者周一到周五,大部分的人每天是有固定路线的。
3.外出业务者。他们乘坐地铁的目的就是外出开展业务,在地铁上的时间本身就是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时间压力就不会那么高。但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接下来的业务开展上,而对周围不太相关的信息关心的就相对较少,因此接受广告的意愿也较低。
4.娱乐购物者。此类人群外出的目的就是休闲放松,对于时间的压力就较低,也会积极地搜寻各种信息,对于能够给他们带来有益信息的地铁广告的兴趣就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