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动态 > 新闻资讯
右

在经济下行的三季度,为什么广州白云机场广告还是那么火

2025-10-21


在经济下行的宏观背景下,广州白云机场的广告依然火爆,这看似矛盾,实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支撑。这恰恰说明了顶级交通枢纽媒介的独特价值和抗周期性。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的分析:

 

1. 白云机场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客流

 

“华南第一门户”的流量基石:白云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客流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即使在经济下行期,其庞大的、稳定的旅客基数依然是广告效果的保证。商务、旅游、探亲等刚性出行需求相对稳定。

 

客流质量高:机场旅客,尤其是国际旅客和商务旅客,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对于高端品牌(如奢侈品、汽车、金融、高端旅游)来说,这里是触达目标客群最精准、最有效的场景之一。在经济下行时,品牌会更倾向于将预算投向高转化率、高价值人群集中的地方,而不是广撒网。

 


2. 经济下行期的“口红效应”与品牌战略转移

 

“口红效应”的体现:经济不景气时,消费者可能会推迟大宗消费(如买房、买车),但会更愿意购买一些能负担得起的“小奢侈”或提升生活品质的商品(如美妆、香水、轻奢品、电子产品)。这些品类正是机场广告的主力客户。它们需要通过保持高曝光来维持品牌形象和刺激消费。

 

品牌“逆势投资”的逻辑:许多有远见的品牌认为,经济下行期正是抢占市场份额、强化品牌心智的良机。当竞争对手削减营销预算时,他们反而加大在核心枢纽的投入,以期在市场复苏时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是一种战略性的“抄底”行为。

 


3. 广告主预算的“马太效应”

 

预算向头部媒体集中:经济下行时,企业的营销预算总体会收缩。但正是这种收缩,导致预算更加向经过验证的、效果确定的头部媒体和渠道集中。白云机场作为顶级流量入口,其广告位的价值反而更加凸显。那些效果不确定的长尾广告渠道可能会被砍掉,但核心枢纽的预算会被保留甚至加强。

 

品效合一的需求:机场广告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品牌),其面对的高净值人流也能直接带来销售转化(效果),例如引导至机场免税店或线上商城。在经济压力下,广告主对“品效合一”的要求更高,机场媒体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4. 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

 

区域经济“压舱石”: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即便全国经济面临压力,该区域的经济基本盘依然稳固,外贸、会展、制造业等活动依然活跃,这为白云机场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商务客流,支撑了广告价值。

会展经济的带动:广州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所在地,每年吸引大量海外外客商。围绕广交会及其他大型展会,相关的广告投放(尤其是面向B端客户的品牌广告)需求非常旺盛。

 

5. 机场广告本身的稀缺性和强制性

 

稀缺的物理空间:机场内优质的广告位(如出发大厅、安检口、登机口)是有限的稀缺资源。这种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不会轻易下跌。

 

封闭环境下的强制曝光:旅客在机场有大量的等待时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和无干扰的环境。广告的触达率和注目率远高于嘈杂的市区户外广告或可以被快速划过的线上广告。这种高质量的曝光是广告主非常看重的。

 

广州白云机场广告的“火”,是优质稀缺的媒介资源、高净值且稳定的客流、以及广告主在经济下行期追求确定性和高效率的营销策略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并非与经济大环境脱节,恰恰相反,它反映了在市场逆境中,商业资源正在向最具价值的核心节点加速集中。这正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深层韧性和核心枢纽的独特魅力。



下一个:

上一个: 从不同视觉观察国民党主席郑丽文上任后与大陆关系的多种可能

右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