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5
里约奥运进入24小时倒计时,所有能合法进行广告营销的品牌都已全力开动,想打擦边球的品牌也在小心翼翼地宣传着。
奥运会的盈利模(tao)式(lu)和其他大型体育赛事并无太大区别:一,向各国出售电视转播权;二,向各品牌出售“官方赞助商”的头衔,但是每个行业只选 1 个赞助商的玩法,还是需要一定魄力的。这看似会减少收入,但作为体育界最大的IP,自然有自己的赚钱方法,虽然规定的赞助费最低为400万美元,但单个赞助商出到约7000万美元的价格也不是太令人惊讶的事。
付出巨大代价才成为“奥运官方赞助商”的品牌们,自然不会让这顶大帽子被浪费掉,广告和营销活动轰轰烈烈地向整个地球铺开——据调查,仅YouTube一家视频网站,奥运相关内容的点击量就已达到78亿余次,TOP15中除了毫无意外的彪马、阿迪达斯、耐克、安德玛这些运动品牌外,还有麦当劳、宝洁、嘉士伯这样的常客。
全媒通媒介研究人员对各大品牌的奥运广告分析之后发现,没有多少意外,基本走的都是情感诉求路线,依然按照老套路进行,基本可分为三类:
一种是宣扬积极向上的正面精神,辅以欢乐、健康、兴奋、群体欢呼等场景,强行把品牌和奥运扯上关系,若是把奥运换成其他的赛事、节日、庆典活动也同样可用。可口可乐最爱干这样的事。
第二种是运动员的成功之路,以坚忍、顽强、汗水、孤独、渴望为关键词,描述运动员荣耀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各种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各种高度自律的生活节奏,各种对家人的亏欠和愧疚,各种对夺冠的强烈欲望。这算是运动品牌的经典路子了。
上一个: 地铁广告推广手机APP,确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