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根据艾瑞咨询、CTR(央视市场研究)、中天盈信(CODC)等机构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预计达到约420-450亿元人民币(约合58-6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6%(较2024年同期)。
这一增速较2023年(约8%-10%)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化户外广告(DOOH, Digital Out-of-Home)的持续渗透,以及线下消费复苏带来的广告主预算回流。
数字户外广告(DOOH)仍是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数字户外广告(如LED大屏、地铁/公交数字屏、商圈互动屏等)占比约 65%-70%(2024年约60%),增速保持在8%-12%。
核心增长点:
商圈LED大屏(如北京三里屯、上海南京路、深圳万象城等核心商圈)广告收入增长约10%-15%,受益于高端品牌(奢侈品、汽车、美妆)的线下曝光需求。
地铁/公交数字屏(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广告收入增长约5%-8%,主要来自快消品(饮料、食品)和互联网平台(外卖、出行APP)的投放。
社区/楼宇电梯广告(如分众传媒、新潮传媒)增速放缓至约3%-5%,但仍是户外广告最大的单一细分市场(占比约30%-35%),主要客户仍是电商、本地生活、教育、金融等行业。
传统户外广告(静态广告牌、灯箱等)持续萎缩
2025年上半年,传统户外广告(如单立柱、公交站牌、墙面广告)占比降至30%-35% (2024年约40%),增速仅1%-3%,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下滑。
原因:
广告主更倾向于数字化投放(可实时调整、精准追踪)。
城市美化政策限制(部分城市拆除低效广告牌)。
受众注意力转移(年轻人更少关注传统静态广告)。
交通类户外广告(机场、高铁、地铁)相对稳定
机场广告:受商务出行回暖影响,增速约4%-6%,主要客户为奢侈品、金融、高端汽车。
高铁/火车站广告:增速约3%-5%,受益于下沉市场消费增长。
地铁广告:增速约5%-7%,但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部分中小运营商利润下滑。
头部公司表现
分众传媒(002027.SZ):仍是中国最大的电梯广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约55-60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2%-4%,但净利润增速放缓(约1%-3%),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新潮传媒(京东投资):聚焦社区电梯广告,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25-30亿元,增速约3%-5%,但亏损收窄(因成本控制)。
德高集团(JCDecaux,外资巨头):在中国地铁/机场广告市场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15-20亿元,增速约5%-7%。
兆讯传媒(高铁广告):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8-10亿元,增速约4%-6%,受益于高铁客流恢复。
新兴数字户外公司(如凤凰都市、郁金香传媒)
增速较快(约10%-15%),但市场份额较小(合计约10%-15%),主要依赖商圈LED、裸眼3D大屏等创新形式吸引年轻消费者。
中小户外广告公司(区域性运营商)
面临租金上涨、广告主预算收缩的双重压力,部分公司营收下滑5%-10%,行业整合加速(并购、倒闭案例增多)。
数字化继续主导增长(AI+DOOH精准投放、程序化购买)。
线下消费回暖带动短期增长(如餐饮、旅游、线下娱乐行业广告投放增加)。
行业整合加剧(头部公司并购中小玩家,外资可能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
新技术应用(裸眼3D、AR互动广告、元宇宙户外广告试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整体保持低速增长(3%-6%),数字户外(DOOH)是主要驱动力,而传统广告形式持续萎缩。头部公司(如分众、新潮)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增速放缓,新兴数字户外玩家增长较快但份额较小。未来,AI驱动的精准投放、线下场景创新(如AR互动)将成为行业突破点。
下一个: 这些年广告公司的困惑
上一个: 佛山西站候车大厅检票口上方广告,佛山西高铁站大屏广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