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动态 > 新闻资讯
右

如何抓住年终节点合理有效的投放户外广告

2025-10-09


抓住年终节点进行户外广告投放,是一门“天时、地利与人和”相结合的艺术。年终时节,消费者心态、社会氛围和商业节奏都发生显著变化,抓住这些特点,就能让户外广告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一、 抓住年终的“天时”:深刻理解节点特性

 

年终不是一个单一节点,而是一个从11月持续到次年1月的“节日季”,可分为不同阶段,广告策略也应随之调整:

 

1. 预热期(11月 - 12月上旬):欲望唤醒与清单规划

消费者心态:开始为“双十一”、“黑色星期五”以及年终大促做准备,有较强的购物欲望,正在搜集信息、对比产品,制定购物清单。

广告策略:

    强导购、强利益点:突出“折扣”、“满减”、“预售”、“年终钜惠”等直接利益点。二维码是关键,让消费者能快速跳转到电商平台或领取优惠券。

    制造期待感:使用“即将开启”、“敬请期待”、“倒计时”等话术,吊足胃口。

 

2. 爆发期(12月中下旬 - 元旦):情感共鸣与即时转化

消费者心态:沉浸在圣诞、元旦的节日氛围中,既有“犒劳自己”的消费冲动,也有“礼物馈赠”的社交需求。情绪化、感性消费占主导。

广告策略:

    打情感牌:广告画面和文案要温暖、喜庆,强调“团圆”、“感恩”、“祝福”、“新的开始”。品牌形象广告比单纯的产品广告更有效。

    场景化植入:将产品与节日场景结合,如“圣诞派对必备”、“跨年晚餐首选”、“送给TA最好的礼物”。

    呼唤即时行动:使用“限时优惠”、“最后机会”、“陪你跨年”等紧迫性话术。

 

3. 反思与展望期(1月):总结与计划

消费者心态:进入“年终总结”和“新年规划”模式,对健康、学习、理财、自我提升等方面的关注度上升。

广告策略:

    赋能新起点:健身房、教育机构、理财App、数码产品等可以主打“新年新气象”、“投资自己”、“开启健康一年”。

    品牌形象深化:企业可以进行品牌形象广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传递品牌价值观,提升美誉度。

 


二、 选择年终的“地利”:精准布局户外场景

 

根据上述不同阶段的目标,选择最匹配的户外广告形式:

 

1. 核心商圈大屏 & 地标媒体

适用阶段:整个年终阶段,尤其是爆发期。

优势:拥有巨大的客流量和强大的品牌曝光能力,是打造品牌声势和节日氛围的利器。

策略:投放品牌形象片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节日主题海报,制造“全城同庆”的轰动效应。

 

2. 交通枢纽(机场、高铁站、地铁)

适用阶段:预热期和爆发期。

优势:覆盖庞大的“返乡”和“出游”人群。这些人要么有强烈的购物需求(回家送礼),要么处于放松和消费的状态。

策略:

    机场/高铁:针对商务和旅行人群,投放高端礼品、酒水、奢侈品或旅游App的广告。

    地铁:通道广告、车厢内广告可以更具体,突出优惠信息和二维码,实现从看到买的短路径转化。

 

3. 写字楼/社区电梯媒体

适用阶段:全阶段,尤其适合预热期的精准触达。

优势:精准覆盖办公人群和家庭消费决策者,具有高频、强制观看的特点。

策略:

    写字楼:针对白领,推广年终大促、团购福利、年会服务、休闲零食等。

    社区:针对家庭,推广年货、家电、家居用品、本地生活服务等。

 

4. 加油站/停车场媒体

适用阶段:爆发期。

优势:覆盖有车一族,这部分人群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年终自驾出行需求旺盛。

策略:推广周边旅游、车载用品、润滑油服务或快餐食品(适合长途驾驶)。

 


三、 策划年终的“人和”:内容与互动是关键

 

1. 视觉先行: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使用金色、红色等喜庆色彩,结合圣诞树、雪花、灯笼、生肖等节日元素,让广告第一时间抓住眼球。

 

2. 文案攻心:说中消费者的心里话

利益型:“年终奖怎么花?XX带你嗨购!”

情感型:“把这一年的思念,带回家。”

场景型:“你们的团圆饭,少不了这一味。”

紧迫型:“优惠仅剩X天,错过再等一年!”

 

3. 强化互动:从“看到”到“参与”

二维码:链接到H5小游戏(如拆红包、抽奖)、优惠券领取页面或品牌小程序,将线下流量引导至线上私域。

AR技术:在地铁站或商圈,通过AR扫描广告牌,可以出现虚拟的节日祝福或优惠券,增加趣味性和记忆点。

社交分享:设计具有打卡属性的广告画面,鼓励用户拍照并分享到社交媒体,形成二次传播。

 

四、 有效性的衡量与优化

 

1.  设定清晰KPI:在投放前,明确本次广告的目标是品牌声量、网站流量还是线下到店率?并据此设定可衡量的指标(如扫码率、百度指数变化、到店核销人数等)。

2.  使用数字化户外广告(DOOH):优先选择支持程序化购买、能根据天气、人流量甚至比赛结果实时更换画面的数字屏幕,实现更灵活的投放。

3.  线上线下联动:在户外广告上放置唯一的优惠码或活动入口,用以追踪转化效果。

 


抓住年终节点投放户外广告,核心在于 “顺势而为”。

 

顺消费之势:理解人们从计划、狂欢到规划的心态变化。

顺人流之势:在返乡、购物、出游的核心路径上布局。

顺情感之势:用温暖和喜悦的内容与消费者共鸣。

 

通过这样一套系统性的策略,你的年终户外广告将不再是简单的“广而告之”,而成为一场与消费者深度沟通的节日盛宴,最终实现品牌传播与销售转化的双赢。

1. 核心商圈大屏 & 地标媒体

适用阶段:整个年终阶段,尤其是爆发期。

优势:拥有巨大的客流量和强大的品牌曝光能力,是打造品牌声势和节日氛围的利器。

策略:投放品牌形象片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节日主题海报,制造“全城同庆”的轰动效应。

 

2. 交通枢纽(机场、高铁站、地铁)

适用阶段:预热期和爆发期。

优势:覆盖庞大的“返乡”和“出游”人群。这些人要么有强烈的购物需求(回家送礼),要么处于放松和消费的状态。

策略:

    机场/高铁:针对商务和旅行人群,投放高端礼品、酒水、奢侈品或旅游App的广告。

    地铁:通道广告、车厢内广告可以更具体,突出优惠信息和二维码,实现从看到买的短路径转化。

 

3. 写字楼/社区电梯媒体

适用阶段:全阶段,尤其适合预热期的精准触达。

优势:精准覆盖办公人群和家庭消费决策者,具有高频、强制观看的特点。

策略:

    写字楼:针对白领,推广年终大促、团购福利、年会服务、休闲零食等。

    社区:针对家庭,推广年货、家电、家居用品、本地生活服务等。

 

4. 加油站/停车场媒体

适用阶段:爆发期。

优势:覆盖有车一族,这部分人群通常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年终自驾出行需求旺盛。

策略:推广周边旅游、车载用品、润滑油服务或快餐食品(适合长途驾驶)。

 


三、 策划年终的“人和”:内容与互动是关键

 

1. 视觉先行: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使用金色、红色等喜庆色彩,结合圣诞树、雪花、灯笼、生肖等节日元素,让广告第一时间抓住眼球。

 

2. 文案攻心:说中消费者的心里话

利益型:“年终奖怎么花?XX带你嗨购!”

情感型:“把这一年的思念,带回家。”

场景型:“你们的团圆饭,少不了这一味。”

紧迫型:“优惠仅剩X天,错过再等一年!”

 

3. 强化互动:从“看到”到“参与”

二维码:链接到H5小游戏(如拆红包、抽奖)、优惠券领取页面或品牌小程序,将线下流量引导至线上私域。

AR技术:在地铁站或商圈,通过AR扫描广告牌,可以出现虚拟的节日祝福或优惠券,增加趣味性和记忆点。

社交分享:设计具有打卡属性的广告画面,鼓励用户拍照并分享到社交媒体,形成二次传播。

 

四、 有效性的衡量与优化

 

1.  设定清晰KPI:在投放前,明确本次广告的目标是品牌声量、网站流量还是线下到店率?并据此设定可衡量的指标(如扫码率、百度指数变化、到店核销人数等)。

2.  使用数字化户外广告(DOOH):优先选择支持程序化购买、能根据天气、人流量甚至比赛结果实时更换画面的数字屏幕,实现更灵活的投放。

3.  线上线下联动:在户外广告上放置唯一的优惠码或活动入口,用以追踪转化效果。

 


抓住年终节点投放户外广告,核心在于 “顺势而为”。

 

顺消费之势:理解人们从计划、狂欢到规划的心态变化。

顺人流之势:在返乡、购物、出游的核心路径上布局。

顺情感之势:用温暖和喜悦的内容与消费者共鸣。

 

通过这样一套系统性的策略,你的年终户外广告将不再是简单的“广而告之”,而成为一场与消费者深度沟通的节日盛宴,最终实现品牌传播与销售转化的双赢。

-->

下一个:

上一个: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之人在囧途

右相关新闻